2023年,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样干
东莞
东莞 > 正文

2023年,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样干

2月21日,东莞召开建设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动员部署会暨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22年教育工作,研究部署示范区建设和2023年重点工作。

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将突出“一条主线”,强化“三大牵引”,推进“五项重点”,强基础、增优势、创示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公共服务更充分、更优质、更公平、更安全覆盖全市常住人口,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发展提供更坚实、更到位、更强劲、更持久的教育支撑,为东莞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突出一条主线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用好“党组织书记领学课堂”“专家宣讲课堂”“莞教微课堂”等六个学习阵地,深入开展教育系统百姓宣讲团宣讲,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强化三大牵引

全面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推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城市,聚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核心任务,重点实施好党建工作全面达标创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六大示范,全力破解基础教育系统性、结构性、阶段性矛盾,加快推动形成结构合理、优质均衡、特色发展、覆盖全域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01.jpg

二是服务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锻造科创技能人才。推广中职、高职、企业三方联动协同培养人才模式。推动公办中职学校产业学院全覆盖。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争取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校园投入使用;支持在莞高校培养高水平理工科和新型研究型人才。大力开展中小学科普教育。出台推进东莞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全学科、各学段兴起科普教育热潮。加强产业人才子女入学保障。

02.jpg

三是大力锻造“莞邑良师”队伍。开展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认定和市“最美教师”推选活动,深入开展“我为什么当老师”大讨论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顾问团,建立全国全省教育名家常态化来莞交流指导机制,打造支撑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名家智库。高水平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加大公办教师、高层次和短缺专业教育人才招引力度,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持证上岗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遴选第二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0名、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培养对象50名,培养“莞邑名师”队伍。

03.jpg

推进五项重点

全力推动教育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一是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一镇一策”“一校一案”出台方案,选优配强校领导班子,制定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修订学校章程。推动全市设立党委、党总支的中小学校和部分条件成熟、设立支部委员会的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二是深入推进公办教育资源扩容。扩大中小学公办资源供给。通过新建、改扩建、挖潜扩容等方式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5.6万个。加快落实学前教育“5085”任务。全年新增公办园学位7500个,推动每个园区(镇街)至少建有2所镇办公办园。推动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健全“随班就读+特殊学校+送教上门”的保障体系,谋划新建一所综合性、标准化的特殊教育学校,合理增加特教班数量。

04.jpg

三是持续提升办学质量。推进民办教育规范提质。深化第二轮集团化办学。建立优质教育集团遴选培养机制,力争新增3-5个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统筹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双新”省级示范区、省教研基地建设。深入打造“品质课堂”。举办“品质课堂”理念专题研训,开展潜力组、实力组教学能力大赛,形成一批高水平“品质课堂”教学成果。提升体美劳教育质效。加快培养学生掌握体育、艺术类技能各2项以上。落实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周制度,引导学生每年学会1项以上劳动技能。

05.jpg

四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打造至少33所课后服务示范校、100个课后服务示范项目,推动150所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扩大数字资源供给,全面推广应用“莞教通”平台,遴选培育8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持续开展开学“五个一”“双减”“六项管理”、扩容提质、招生入学、校园安全等专项督导。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建设,搭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系统,创新“双减”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深化招考制度改革,着力营造阳光招生的良好生态。

06.jpg

五是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出台东莞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市、镇两级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平稳承接和下放校外培训机构、校外托管机构行政处罚权限。完善学校治理体系,配齐建强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队伍。严格落实疫情“乙类乙管”要求,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如何当好家长”大家谈家庭教育活动,出台中小学家访工作制度。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出台安全教育工作指引,开展“安全宣传进家庭”行动。巩固溺水隐患治理成果,整治水域隐患不少于2000处。

07.jpg

凤凰网广东发自东莞

来源:东莞市教育局

编辑:吴林松、蔡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