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滋生:探幽文化东莞的古与今
东莞
东莞 > 文旅 > 正文

传承与滋生:探幽文化东莞的古与今

导读:梳理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让公共文化建设成果能更好地为广大市民共享,是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市民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黄旗山顶挂灯笼,市桥春涨水流东。凤凰台上金鸡叫,宝山石瓮出芙蓉。彭峒水濂好景致,海月风帆在井中。靖康海市亡人趁,觉华烟雨望朦胧。”

如今,民间广为传颂的东莞八景,大多已消散在岁月的长河,只留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但诗中吟诵的意境,依旧在诉说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厚度和往昔风华。

探古而知今,在东莞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大战略下,我们从传承与滋生两个维度,梳理文化振兴的脉络。

文物八景依旧在

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现存有近4000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46处,不可移动文物4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6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1个、名村7个、街区1个,居全省前列。

古村落

如此密集的文物遗址与古迹,东莞不愧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冠冕吧。

最受游人雅客追捧的,是东莞文物八景:故垒雄风、可园蕴秀、城楼集瑞、蚝岗探古、潢涌宋祠、南村遗韵、金鳌塔影、东纵丰碑。

一处处景致,串成一副瑰美画卷,打开穿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长廊。

作为八景之首的故垒雄风,更是至今升腾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近200年前,当年中国军民凭借虎门天险构筑了闻名中外的的“金锁铜关”,奋力抗击英国侵略者。如今,昔日的销烟旧址(1957年重建,现存鸦片战争博物馆)、沙角炮台、威远炮台,雄踞于珠江口,青山碧水,山势巍巍,珠水浩荡,穿鼻洋上,船影穿梭,整个景色雄浑壮阔。景点命名为故垒雄风,寓意了历史的沧桑,更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决心和雄心。

虎门威远炮台

可园蕴秀,寓意了可园秀丽的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东莞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又是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可园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广东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

东莞可园博物馆

每一处文物景致,都值得细细品读。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古建文化、诗词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缩影,并籍此探寻文化东莞的历史全貌。

除了文物古迹,东莞非遗文化同样熠熠生辉。截至2022年,东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54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67项,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曲艺、民俗等,莞邑非遗文化传承数百年,至今大放异彩。

这是宝贵的历史传承,也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正是有了这些历史的传承与指引,东莞的文化血脉中,才能跳动着开明、开放、自立、自强、创新、进取的脉搏,才能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断丰富着文化强市建设的内在底蕴。

“东莞新八景”熠熠而来

东莞新八景:松湖烟雨、大道朝晖、广场挹萃、古塞飞虹、虎英叠萃、板岭凝芳、莲峰赏鹭、金沙漾月。

密布在各个镇街的公园、湖泊、广场、剧院、场馆,这些融入市民公共文化休闲生活的新景致,佼佼者被评为“东莞新八景”,传递出更加浓厚的时代气息。

传承与滋生:探幽文化东莞的古与今

从历史文化名城出发,东莞同样在建设现代化文化都市的浪潮中奋力争先。

早在2001年,东莞启动“文化新城”建设,先后投入数十亿资金,实施五大工程,形成了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音乐剧之都“三城一都”的文化发展格局,各大文化地标拔地而起。

2010年,东莞宣告对文化建设2.0版本进行顶层设计,正式确立了“文化名城”发展战略,用十年时间,成功把东莞打造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

传承与滋生:探幽文化东莞的古与今

东莞篮球中心

2023年3月11日,东莞召开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会上发布了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1+8”政策体系,清晰阐释了“1274”发展目标,提出了七大文化、四张名片、“411”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十大文化品牌、十大文体设施等建设体系,全面开启以文化强市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推动东莞在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数十年之间,城市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系统的部署和持续的发力下,东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博物馆为例,东莞全市现有博物馆53个,被称为“博物馆之城”。其中国有17个、非国有36个,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10家,与深圳并列广东省第二。全市博物馆年观众总量超1000万人次,是广东省接待观众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数进入全国前十。

鸦片战争博物馆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

东莞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篮球城市”“中国游泳之乡”“中国举重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龙舟之乡”“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荣誉称号。

每一项荣誉,都在讲述经久流传的故事,展现厚积薄发的底蕴。在东莞,每一个镇街,都有不少令人流连的好景致。行走至每一处,都有供游人轻松休憩的城市公园和文化小品。

各类文化活动也得以不断开展,音乐节、美术展、艺术周等各类活动,点亮了文化东莞的星空,所有的市民都能够参与到各自喜爱的文化活动中来。

以丰富的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绽放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风采,吸引各地游客蜂至沓来。

传承与滋生,在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与现实两种文明正发生着热情地碰撞与交融。这样的东莞,值得一看!

凤凰网广东发自东莞

撰稿:吴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