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镇获评
东莞市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镇街
白濠小学、桥头小学、前进小学被评为
东莞市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日前,东莞市公布了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镇街、特色学校名单。其中,厚街镇被评为东莞市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镇街。厚街镇白濠小学、桥头小学、前进小学被评为东莞市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厚街获评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镇街
近年来,厚街镇高起点统筹规划中小学劳动教育,全体劳动导师深耕劳动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厚街镇现有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2所、校内劳动教育基地25个、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6个。
为让全体学生体验劳动的全过程,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全镇各学校因地制宜,建设种养植园、劳技室、实验室、课程基地等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包括桥头小学的“习得苑”、白濠小学的“同耕园”、大迳小学的“红客园”、海月学校的“华伟农场”等。湖景中学和竹溪小学、竹溪中学作为省级科普教育特色学校,还建造了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科普实践基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创新创客教育、STEM教育等一系列现代科技教育基地。
此外,各学校打通了劳动教育“家+校+企”合作通道,积极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发挥工农业、现代服务业、会展业等本土产业优势,建立起了“企业+”“乡村+”“工厂+”等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依托太粮米业、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鑫源食品、迪宝鞋业等劳动实践基地,开发了《一粒米的故事》《香囊制作》等系列劳动课程群,受到学生的喜爱。
“劳动教育重在过程与体验,我们通过家校的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在体验劳动过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弘扬积极的劳动精神。”镇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所学校被评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白濠小学
近年来,白濠小学深入开展一体化劳动教育探索,确定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作为劳动教育核心目标,以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构建一体化框架。以“5+3+N”模式推进36项劳动技能校本课程,形成“讲解知识、实践操作、展示成果、交流评价、榜样宣传”五环教育模式,保证学生每周一节班级劳动课、每月一次年级技能竞赛活动、每学期一次全校劳动成果展示活动。
目前,学校已组织11次全校性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有班级技能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征文比赛等,学生参与热情高,广受家长好评。
白濠小学德育处副主任沈妙玲表示,通过一系列的劳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师生都收获满满。
桥头小学
桥头小学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把“劳动教育”作校本课程来抓。2017年秋,学校将一片闲置空地约2000平方米建设成为一个融科普、体验、观察、写作、绘画、劳作、感悟等于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习得苑。
学校围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设置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参与种植小能手、护园小卫士、设计师、小小销售员、采购员等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岗位,明确任务分工,开展职业体验。
此外,学校还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题材,写文、作诗、绘画,形成“习得苑劳动教育基地”资源库。
“多年来,我校劳动教育课程不断深化实施,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异彩纷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劳动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桥头小学副校长林文昌表示。
前进小学
前进小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前进园,组织多学科共同参与,不断丰富教育基地的内容,提升它的内涵与功能。
在实践教学方面,围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设立了护园小卫士、小导游、金牌销售员、小小设计师、除虫小能手、种植小达人等劳动岗位,让每一位学生从劳动实践中进行职业体验。同时,还通过“大手拉小手”让活动由学校延伸至家庭、社会,共同营造充满生机的社会大课堂。
在课程安排方面,学校课程化设计开展了春耕文化节、夏季采摘节、秋收采摘节等系列活动,与每月一次劳动日,学年劳动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作物生长的奇妙、感受节气的变化。
“学校以英雄艰苦劳动的光荣事迹为抓手,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为特色,打造校园劳动、班务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实践和智力劳动的五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实效,培养学生做个知行合一的人。”前进小学副校长陈慧珊说。
凤凰网广东发自东莞
来源:厚街宣
编辑:陈小娟、林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