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凤凰见闻录|东莞石鼓:“城中村”蝶变“城中景” 3年内收入将破亿
东莞
东莞 > 正文

“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凤凰见闻录|东莞石鼓:“城中村”蝶变“城中景” 3年内收入将破亿

编者按:

东风浩荡,百舸争流。

在时代的浪潮中,东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矢志不渝的毅力,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奏响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激昂乐章。去年,东莞以非凡的魄力开启了这一历史性进程,如今,更是将其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镇域经济”“乡村全面振兴”“城中村改造”“城市空间”“对外帮扶协作”为五大抓手,全面开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凤凰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变革的脉搏。即日起,我们隆重推出《“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凤凰见闻录》栏目,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报道,全面展示东莞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探寻这一伟大实践背后的深刻逻辑和成功经验。

我们深知,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基层的活力与创新。因此,我们将深入镇村,与广大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脉动,探寻那些典型镇村的发展密码。在这里,镇域经济蓬勃兴起,如繁星闪耀照亮发展之路;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勾勒出希望与美好的轮廓;城中村改造奏响蝶变新曲,城市空间被重新塑造与定义;对外帮扶协作则如桥梁般连接起共同发展的愿景。

我们以笔为媒,以镜头为眼,去捕捉每一个彰显“百千万工程”实效的瞬间,用文字描绘每一幅生动的画面,去挖掘每一个先进典型背后的故事,去推广每一份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让更多的人了解东莞、认识东莞、爱上东莞。

让我们一同踏上这趟见证城乡融合发展的非凡之旅,在文字与影像中感受东莞的奋进与变革,领略莞邑大地的活力与魅力,共同书写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壮丽篇章,为时代留下深刻的印记。

近日,我们走进东莞「城市中心门户」南城石鼓社区,一起破解其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模范、东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典型、高度城镇化地区乡村转型发展样板,这背后的密码。

————————————————————————————————————

天蓝水美,绿树成荫,人车有序,道路洁净,庭院清幽,孩童嬉戏,老人闲坐,好一派自然人居和谐的美景。这就是东莞“城市中心门户”南城石鼓社区的美好样子。

石鼓社区位于东莞市区南面,南城街道西部,自宋代建村以来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27人,外来暂住人口约7000人。作为东莞中心城区的南大门,石鼓社区北临白马社区、南接厚街镇赤岭,中有莞惠城际铁路、京港澳高速、东莞运河等交通干线、水道穿过,是南城街道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社区),石鼓社区全力培育产城人深度融合,和美典型村全面提升社区综合实力,正形成一套“石鼓经验”,正在努力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模范、东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典型和高度城镇化地区乡村转型发展样板。

近年来,石鼓社区深入贯彻实施“百千万工程”,不断优化社区布局,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以“一巷一园一廊一家”为整体布局,打造“乡村振兴美丽家园”行走路线,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开展。

打造首批“特色精品示范村”,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石鼓社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积极响应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号召,通过一系列环境、交通整治措施,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石鼓社区党委委员李观达举例说,长度约532米的馀庆路,两侧有25座建筑。在改造以前,道路两侧的建筑立面及雨棚样式陈旧脏乱,缺乏特色,美观性不佳。

现在大家看到改造后的效果,整体是以岭南建筑风格为主,运用青砖灰瓦、中国传统纹样窗格、石鼓花池、灯笼等传统文化元素对建筑进行改造提升,统一雨棚样式风格;同时,除了立面改造,还新铺了路面,规范了临时停车位,一改从前的脏乱差现象,进入社区古韵新风扑面而来,塑造了特色鲜明的第一印象。

为了改变过去陈旧的社区建筑面貌,石鼓社区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提升,尤其是开展了“平改坡”及外立面改造示范工程,把市场路、石鼓公园路沿街界面及附近零星农房作为改造试点,对石鼓河沿岸的滨河建筑立面统一规划设计,划分不同的风貌提升分区和提升重点,培育“一河两岸”美丽景观。

为了保护村社过去700多年的历史文物文化传统,社区还依托李氏宗祠、财子巷等历史特色资源,实施旧村街巷立面整治,选择重要街巷房屋进行统一的风貌设计,推进一批旧民居改造提升,把不起眼的民居老巷打造为美丽和人文并存的“网红”打卡点,让老旧的民居巷道成为家门口的靓丽景点、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社区还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将祖堂坊一街旁边的一处垃圾堆放地改造成兼具安全和美观的防护坡,增设了小平台。此外,社区中多处设置了垃圾投放站点以及消防安全和生活垃圾分类体验馆,特别是在生态公园东侧角落设置了一个便民城市固废转运站,大大提高了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转运能力。

石鼓社区党委委员李观达表示:“我们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既要注重‘堵’,也要注意‘疏’,在整治垃圾乱丢乱放的问题上,我们一方面向居民们宣导垃圾不能乱丢,另一方面也设置了多个投放点和固废转运站,便利居民生活,此外还利用社区里的生活垃圾分类体验馆,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向孩子们传递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

居民用上了“太阳能”电动车棚

另外,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社区积极搜寻闲置地、窝棚地等场所,进行停车场建设,并多处设置了电瓶车停放棚。公共停车位从原先的750个大幅增加至约2000个,并特设68个大型货车停车位,有效解决了社会临时停车难的问题。在高地势区域,社区在清理原有窝棚后,将小平台改造为停车场,既增加了停车位,又增添了绿化景观。如今,走进石鼓社区,整齐统一的建筑立面、干净整洁的硬底化道路、有序停放的车辆以及安全的非机动车道,展示着社区治理的成效。

另外,为了解决居民停电动自行车的问题,石鼓社区目前共建了8处电动车棚,其中位于石鼓社区广场的2处,于2023年11月完成光储充项目升级改造。

这些充电棚,不仅美观,而且智能环保,通过太阳能、储能、充电桩的建设,降低了社区对外部电力供应的依赖,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解决了以往群众乱拉乱接电线、入室充电等行为带来的隐患,有效减少火灾事故风险,不仅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实惠便利,也拥有更安心、更安全的体验。“在用电价格方面,按充电功率的不同对应充电时长计费,平均只要5毛钱一度电,居民也享受到了实惠。”李观达说。

今年,石鼓社区将对辖内电动车棚进行全面升级。社区计划对原有的石鼓白玉兰主题儿童公园、石鼓社区篮球馆周边6处电动车棚,进行光储充项目升级改造;同时,还计划在周边区域新增设6处光储充电动车棚。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动工,11月完成升级改造。届时,石鼓社区将完成社区内光储充电动车棚全覆盖,切实解决群众电动车停放、充电难题。

此外,社区还注重优化交通环境,推动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协调发展。不仅优化了社区主路的停车空间,设立了非机动车道,还充分利用桥下空间新建停车场,完善停车配套设施。石富花园停车场的环保智慧改造更是提升了交通管理水平和泊位周转效率。

李观达介绍,石富花园停车场改造8月动工,预计11月建成,届时将增加620个车位,其中,与国电投合作,还包含32个充电桩和2个充电棚,将大大方便居民停车。

集聚土地资源打造都市田园,繁华里也有诗与远方

除了对社区内交通和环境的重塑,街道、社区还花大力气集聚土地资源,塑造社区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

在石鼓河的下游,南城街道整理石鼓与白马交界处的将军洲地块,盘活了石鼓社区现有的30多亩农地,总共统筹了540亩的农田资源。该项目占地面积广阔,经过精心规划与设计,将被打造成一处集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的都市农园,如今已经动工。几年后,这片距离东莞市中心最近的农田资源将成为市区群众休闲放松的好去处,附近居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四季更迭的田园风光,领略到现代农业的魅力。

与将军洲都市田园相邻的滨水风情街改造项目,则将以购物、休闲娱乐为主题,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次全新的生活体验。据了解,此前该地段空间封闭,存在许多乱搭乱建现象,且房屋立面杂乱、空置率高,沿河水岸生硬,缺乏层次,人气也不足。在改造之后,风情街的建筑将以古典风格为主,开放旧有的围院空间,柔化滨水两岸,并在河面上搭建一座亲水平台,形成一座视线上互动的视觉长廊,拉近人与河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在环境上,项目将整合空间商业服务经营,满足合作企业的经营要求。

此外,该项目中还增设了文化园、水韵园等人文景观,组成文化广场、鼓韵水街等区块,利用里巷、里园院落与保留下的宗祠等传统礼仪空间相链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生活的良性互动。

引入亚创智慧新城,科创产业助力社区收入翻倍

凤凰网广东来到石鼓社区的亚创智慧新城建设指挥部,据亚创项目负责人吕子淇介绍,新规划的亚创智慧新城项目位于石鼓社区大龙路两侧,将由辖区内原有的低效工业厂房改造而成,建筑量为16.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44.1亩,分两期开发,首期投资约12亿元,开发周期为六年。作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省级节点项目、东莞市重点产业创新载体项目,亚创智慧新城旨在打造一个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集聚的产城综合体。

据了解,亚创智慧新城项目将成为未来该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改造后,将规划为研发中试、总部大厦、独栋总部、商务办公、智慧工厂、全景商业、人才公寓、配套住宅等多元业态。项目预计总投资达到45亿元,入驻企业将超过15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00家。预计项目将每年为当地带来不少于2亿元的税收贡献,创造不少于6万人的就业岗位。

此外,石鼓社区还将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模式,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促进集体资产利用多元化。社区计划通过股权、债权、基金等投资新路径,撬动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和社区集体闲置资金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完善社区土地整备、物业统筹、租税联动等利益共享机制,鼓励村组集体回购土地物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石鼓社区人居环境和公共空间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大学毕业生选择在此工作租房,而石鼓社区居民的文明善举和热情好客,让外来务工人员倍感亲切。据统计,石鼓社区常住人口超过一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占比达到四分之三,本外居民和谐共处、共享、共融。

李观达表示,接下来,石鼓社区将继续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以科创产业助力城市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力争在五年内实现总资产从5亿元增至15亿元、三年内经济收入从5000万元翻倍至1亿元的目标。

而随着集体收入的增加,未来直接受益的就是本地居民。“‘百千万工程’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村民收入,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目前我们已经拟在每股分红上提升20%以上,预计很快就能实现。”李观达说。

撰文:代希奎、袁方其

编辑:袁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