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渔歌唱晚,东方欲晓。虎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海滨小镇,在这里,纺织服装行业悄然兴起,闯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产业之路,让这门中国最古老、吸纳就业最多的工业门类再现辉煌。
曾几何时,一把剪刀,两台缝纫机,一个招牌,这就是上世纪70-80年代虎门“洋货一条街”上小摊贩的场景。现如今,20万员工,3000多家企业,438亿工业总产值的规模,这就是虎门服装产业航母的盛况。
近日,凤凰网广东探访虎门服装服饰产业核心地带,探寻虎门服装背后的产业密码——如何从制造到智造,从顶流到潮流,并最终实现东莞传统制造业“时尚转身”的蜕变之路。
天时、地利、人和,虎门品牌熠熠生辉
虎门服装产业转型的背后,是区域品牌厚积薄发的不懈努力!在2023年世界服装大会的纺织服装品牌发展会议上,虎门服装区域品牌价值高达1782.81亿元,成功跻身千亿级服装名镇的行列。这一辉煌成就背后,是虎门对自身优势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时代潮流的敏锐捕捉。
虎门,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成为东莞地区独树一帜的交通枢纽。这里汇集了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地铁、高速公路以及粤港澳海上航线,为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大门,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这一优势不仅促进了虎门服装产业的繁荣,也为其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机遇。
诚然,在“互联网+”时代下,虎门服装产业也在寻求积极转型,线上+线下融合、批发+零售混搭,内销+外贸结合,注重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强化产品设计和品牌质量,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品牌的美誉度,是虎门始终践行的。
与此同时,虎门相关部门积极进取,多措并举,建立了“虎门服装协同创新中心”“虎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等十大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目前,虎门服装产业已拥有产业集群+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市场的品牌模式。截止到2023年底,虎门拥有服装服饰生产企业近3000家,总生产面积251万平方米,从业人口超过20万人,年工业总产值约438亿。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虎门积极主办、承办各类国际性服装设计大赛、交易会。2024年6月11日至8月19日,第24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大赛(女装)正式开启征稿事宜。与此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例如成功连续举办26届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中国纺织服装合作发展峰会以及中国(虎门)纺织面料交易会等。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汇聚了更多创意与智慧,还吸引了众多设计人才,为虎门服装树立了行业标杆。
波折、阵痛、顶流,虎门服装独“数”一帜
虎门转型的背后,是产业断崖式阵痛后的思考与持续探索。虎门镇从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成为中国服装服饰名城。催生当地服装产业从“占据产业顶流”到“引领行业潮流”的重大转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富民时装城建于1993年,店铺林立,华灯璀璨。90年代,大量港商因其成本原因,北上虎门开设工厂,随后将产品转回香港销售,红极一时。进入新世纪,不少企业销声匿迹的同时,本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走出东莞、走出广东、走向世界。以纯集团便是代表之一。
1997年,以纯集团将制衣厂迁至虎门,从20台衣车和40多名员工起步,如今,已拥有生产工厂30间,在职员工约3万人,每年上缴税收7亿元,为社会提供了23万个就业岗位的庞大集团。
众所周知,产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三年疫情,对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的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经营难以为继。
那么,如何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走出一条新路?这是摆在虎门服装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全镇近3000家企业、超过20万从业人员未来又将何去何从的重大课题。
对此,以“以纯”为代表的虎门服装业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通过数字化、标准化、工厂化赋能传统纺织服装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
2022年,以纯集团5G+柔性制造项目入选中国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该项目不仅解决了企业原在面对小批量订单时不敢接、节奏乱、胡乱赶的问题,也为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截至2023年底,虎门镇超355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工作,约占全镇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2.8%,虎门现有79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其中约有32.9%的企业通过应用erp、mes等信息化手段解决生产调度、协同管理等问题。
空间、平台、标准,虎门服装回归传统制造业
虎门转型的背后,是扩展产业发展模式的积极尝试。拓空间、搭平台、立标准,这是虎门服装目前在做的三件大事。
“拓空间”,虎门服装重点推动了虎门高铁站TOD核心区、大湾区国际时尚谷、大湾区衣流时尚产业园等三大时尚产业基地。据东莞农业农村局信息显示,大湾区衣流时尚产业园是虎门“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部署的重点项目。
搭好平台,为实现服装产业数字化、标准化发展落实落地打下坚实“地基”。一方面激发会展和电商经济活力,主办首届世界服装大会,东莞婴童展等有影响力的品牌大会,借助电商影响力,助推“互联网+”产业模式发展,锚定“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借助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合作共建“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的契机,在大湾区国际时尚谷项目建设一批国字号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大湾区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服装协会大湾区科创培训基地等,吸纳全世界服装业的丰富资源。
定标准。唯有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才能进一步规范未来的行业发展。据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官网显示,全镇有各类服装服饰注册品牌5万多个,品类涵盖女装、童装、男装和休闲装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以“以纯”为龙头,包括“三木比迪”“快鱼”“欧点”等数十家知名品牌在内的品牌矩阵,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并在示范区内企业推广应用,实现“抱团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整体质量水平。
目前,东莞市镇两级财政已陆续投资150万,打造“区域品牌示范区”项目;2024年5月,虎门发布虎门服装商标、生产标准、标识使用标准等准则,引领行业发展浪潮的新征程。
展望未来,虎门势必砥砺前行,以顶流品牌引领时代潮流,助力东莞传统制造业实现在时尚领域的华丽转身,迈向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凤凰网广东发自东莞
撰文:张严、袁方其、邹瑞宝
编辑:邹瑞宝